始兴:绿了荒山 富了村民
发布时间:2023-04-03 20:12:34

  1991金沙cc网页-官网在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工作中,始兴县在优化过去林权改革有益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围绕完善林权流转管理制度、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创新森林经营管理制度、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集体林业发展模式等四个方面开展改革试验工作,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形成“农民得实惠、林业得发展、生态得保护”的共赢格局。

  截至2019年底,全县流转出林地经营权涉及527个村民小组,农户1441户,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07.7万亩,林农将流转过来的残次林、茅草山用于改造发展林果种植,大力发展枇杷、杨梅、油茶等特色产业。林下经济种植面积5.25万亩,产业规模11.8亿元,带动2850户农户脱贫致富,实现人均林果经济收入8620元。既绿了荒山,又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眼下正是杨梅上市的季节,在太平镇乌石村的始兴县乌石家庭农场,工人正在杨梅园里采摘杨梅,农场老板朱炎彬告诉记者,乌石的林地土质特别适合种植杨梅,了解到县里出台了大力推广发展杨梅产业的政策,于是自己种植了1200多亩杨梅,加上村里的合作社,杨梅种植面积有3600亩,占全村杨梅种植面积的80%。“我们每年五月底六月初是卖杨梅,还有游客到果园采摘杨梅,十一月至次年三四月分主要是卖杨梅树,珠三角等地方不少园林公司有绿化树的需求,卖绿化树和杨梅果两项的收入加起来每亩产值有28000元左右,效益可观”。朱炎彬高兴地说,村里的杨梅种植产业发展起来后,不仅将荒山利用了起来,还通过育苗、投工投劳等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原来我们村里的那些山,有不少是残次林、茅草林,以前基本处于抛荒状态。而村民大都是从事传统的水稻、花生种植,收入不高。现在通过林地流转,村里的荒山基本都被农户承包种杨梅,杨梅种植成了村里的主导产业。”说起林地流转后的变化,太平镇乌石村的村支部卢越华的话变得多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乌石村是省定贫困村,有林地10096亩,其中残次林、茅草林就有近5000亩,占了差不多一半,这部分林地不仅没产生效益,还因为没人管理,成了森林火灾隐患点。近几年,村党支部、村委会着力推进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工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杨梅产业,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这些残次林、茅草林通过林地流转后种植了杨梅、沙田柚等林果,其中杨梅就有4000亩左右,成了始兴杨梅的主产区,每年杨梅采摘季节还带来不少游客自驾游前来采摘、游玩,带动了农家乐的发展,村民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始兴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土地总面积317.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就有259.3万亩,占总面积的81.62%,森林覆盖率为77.70%。全县的集体林地面积共255.3万亩,涉及10个乡镇、113个村(居)委会、1205个村民小组、4.2万户农户18.4万人。始兴林业资源丰富,涉及面广,发展潜力大。

  “整个太平镇流转了六万多亩林地,主要由企业、大户(合作社)经营种植杨梅、枇杷和柑橘,每年的杨梅约5000吨,产值达到2.0712亿元;枇杷5392吨,产值1.348亿元,名副其实的荒山变金山”。太平镇副镇长李君山兴奋地告诉记者,近几年,太平镇依托林地流转出来的资源发展杨梅和枇杷等林果产业,并连续五年举办了杨梅节和枇杷节宣传推介活动,真正是生态环境变好了,经济效益上去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才能牵住林业改革的牛鼻子”。2007年底,始兴县围绕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林地林木流转工作。2010年以来全县共发放林地所有权林权证8566宗,面积255.3万亩,发证率达99.0%;发放林地使用权林权证9176宗,面积254.1万亩,发证率98.0%;发放集体山林股份权益证书38659本,涉及面积216.1万亩,发证率94.4%,实现了“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2018年,始兴县被列为全国33个、广东唯一一个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乘势而上,在原来林改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明晰产权、放活经营。

  “我们主要是深化改革,制定了《始兴县林地林木流转办法》,建成了太平镇、司前镇、罗坝镇3个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对流转林地林木的监管,规范林权交易,规范统一流转合同文本,同时建立了乡镇林业站、县林业局和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关于林地林木流转、林权交易登记备案制度,对实行林地、林木流转交易合同进行备案,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始兴县林业局副局长邓明乾告诉记者。始兴县明晰产权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集体经营类,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归属村集体,均股均利到人,股份权益证书发放到户,此类林地共约128万亩,占50.4%;二是到户经营类,林地所有权归属集体,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确权发证到农户,此类林地共25.7万亩,占10.1%;三是承包经营类,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确权发证到经营者,给农户发股份权益证书,收益实行均股均利。

  为了推进林地林木流转管理工作,始兴县采取了分级负责和以奖代补的工作机制来加大山林调处力度。明确规定组与组之间的纠纷由村委会负责调处,村与村之间的纠纷由镇政府负责调处,镇与镇之间的纠纷由县负责调处,形成负责制,并对每调处1宗纠纷的奖励300——1000元。通过调处纠纷,一大批多年纠缠不清的林地界限、林木权属等问题和旧怨得到了成功调处和解决,村民涉林纠纷明显减少,促进了农村的平安稳定。司前镇河口村的大枧水组,通过镇、村工作组的努力,成功调处了组里陈积多年的集体山林纠纷,并盘活出售了山林资产,将所得资金的一部分投入到村庄整治亮化工程中,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此外,各镇、村、组以及林场主还主动与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改善与林农的关系,维护林区的和谐稳定。城南镇胆源林场,主动与村委会进行协商沟通,对原承包山林的合同进行补充和完善,将林地承包款,从原来的每年5万元租金提高到每年7万元;并每年出资3万元为全体村民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主动参与村里修筑道路、安全饮水等公益事业,主动为遇到大病大灾等特殊情况的村民提供财力、物力援助,受到了广大村民的好评和拥护,稳定了集体林权流转,确保林地林木流转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以及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近年来,始兴县还大力创新联农带农机制,积极鼓励农户通过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林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并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农户”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全产业链发展机制,探索了订单+服务、入股分红等合作模式。

  2019年,始兴县投资约2.2亿元打造从生产端到销售端、服务端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杨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园是全县杨梅、枇杷种植核心优势区。始兴县原野农场、广东三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在这个园区核心区,农场用地基本是土地流转后进行开发的。说起林地流转,总经理蓝野说自己举双手赞成。他告诉记者,公司一年要付给附近流转出来林地的农户大概50——60万元,其中还有30多户贫困户能分7万多,村民都愿意流转自己的林地,“流转一亩林地我付200元给当地村民,如果他手上有两百亩林地,一年有四万元的收入,自己还能出去找份工作,收入非常可观”。

  据了解,始兴是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枇杷之乡。其中,杨梅种植历史长达300年之久,种植面积近3.1万亩,杨梅总产量约2.27万吨,始兴杨梅已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粤字号”2019年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目前,杨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全省最大的杨梅、枇杷种植基地共计4.5万亩,杨梅、枇杷年产量达2.15万吨,主导产业年产值达到8.1亿元,占产业园农业总产值接近70%,并开发生产了杨梅果汁、杨梅红酒、枇杷膏等加工产品,加工流通产值与一产产值之比达到2:1,主导产业二三产产值占产业园的总产值比重超过50%。初步形成了特色水果加工流通产业集群。

  “始兴已经具备从一产向二产三产加速发展的基础,我们公司找到广州的一家投资公司,准备在深加工上发力,借助专业公司的包装、宣传和销售渠道,打造品牌高度”。始兴县原野农场、广东三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蓝野信心满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现在产业园主攻的重点方向是加工,然后依托整个始兴的杨梅资源,做强做大整个产业链,真正让始兴的优质农产品穿上高附加值的外衣,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今年还没扩大生产线吨,等合作企业布好局后,公司一年能加工生产接近2000吨杨梅,基本能消化全县一年的杨梅产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始兴县正按照“生产+科技+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升级要求,树立特色立农、绿色优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科技助农、发展惠农的杨梅省级现代产业园创建方向,立足资源、产业、文化和区位优势,将产业园逐步建成粤北山区生态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引领区、粤北林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兴旺引领区,全省杨梅产业振兴崛起的核心引领园、枇杷产业转型与绿色振兴示范园、产业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样板园。

  围绕上述重点建设任务,始兴县重点谋划推进了大基地、大产业、大科技、大合作四大工程21个示范项目,拟投资5.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0.5亿元,市县整合财政资金1.45亿元,撬动社会主体投入3.65亿元,推动产业园加快形成“生态美、农民富、业态多、产值高、带动强”发展格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